第十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
2018年5月8日至11日,由国际铁路联盟与土耳其国家铁路公司(TCDD)联合举办的第10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名铁路和交通运输界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为期三天,围绕“共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相关各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
在开幕式上,时任国际铁路联盟主席雷纳托·马宗奇尼先生特别强调了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并指出,“全球高速铁路网是现代工程的一项伟大成就,并且正在各大洲迅速拓展。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14个国家拥有高速铁路,总里程达4.2万公里。高速铁路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而且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铁的服务和质量已得到旅客的高度认可。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对高速铁路进行了大规模投资,而今日的投资将在未来获得巨大回报。目前全球16个国家正在建设1.4万公里高速铁路网,在36个国家3.5万公里线路正在规划当中。一些国家正在制定宏大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与此同时,伴随着技术革命,铁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运输方式。例如,大家都在密切关注东京至大阪磁悬浮铁路的建设进展,以及超级高铁的突破性进展。”
国际铁路联盟总干事长让·皮埃尔·卢比努先生表示,“全球日开行高速列车3000余列,年客运量达22亿人次。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让铁路安然度过了第三次能源和技术革命。作为铁路行业的驱动因素,高速铁路应成为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的参与者和载体。新的互联互通、大数据、区块链、增强智能等技术将促进铁路运营维护的效率、安全性(网络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好的乘客体验。”
本届大会共组织三场圆桌论坛,主题分别是“新的市场竞争与合作对高速铁路的影响”、“高速铁路促进区域和地方发展”、“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展望”。其中,第一场圆桌会议提到,“多式联运是关键因素。在门到门的一揽子运输服务中,应更多地应用新技术。”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25场分组交流,共有115名发言人作了发言。涉及的主题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基建工程、桥梁和高架桥、铁路系统信号、车站设计、建筑与性能、列车设计和采购策略、商业竞争和运量预测、电力供应、运营维护、社会经济服务质量、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与网络安全、能源与环境,资产管理与全寿命周期成本、养护更新、标准与法规、车站建设、管理和互联以及区域管理。
在5月10日的闭幕式期间举办了大学联盟会议,探讨高校在铁路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教授介绍了大学联盟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确定共同关注的具体研究项目,以及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他号召各高校加入该联盟,并表示,“国际铁路联盟是共享铁路知识的驱动力”。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一场会议,探讨如何发展铁路与初创企业生态系统间的必要联系以对最新成果和创新保持开放。三家初创企业进行了项目展示,并现场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项目。三名来自土耳其高校的学生也分别展示了高速铁路创新项目。
在本次大会期间,东道主、会议联合举办方和国际铁路联盟中东区成员土耳其国家铁路公司(TCDD)组织了技术参观。通过在安卡拉火车站、机车车辆维修中心和科尼亚市等地的现场参观,向与会者展示了土耳其铁路的发展活力,技术参观从安卡拉出发,搭乘时速250公里的高速铁路列车前往上述地点,并在途中开放驾驶室供与会者参观。
会议同期举办了贸易展览,展示铁路行业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共有51家参展商参加了贸易展览,其中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公司等中国企业,土耳其国家铁路公司等土耳其企业,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西班牙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公司、西班牙铁路建设和协助公司、泰尔戈公司等西班牙企业,意大利铁路公司,以及西门子和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等。
最后,国际铁路联盟总干事长让-皮埃尔·卢比努对大会进行了总结,“此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国际铁路联盟开放、共享和互联的价值观,与会各方在会议期间进行了深入交流,就铁路行业未来的发展愿景达成了一致。铁路不仅是一种运输方式,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手段,更是国际关系的和平载体,架起各大洲间交流的桥梁。”